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实时·准确·聚焦

新疆棉花,凭什么是世界顶级?

2021-03-28 15:29 |
我要分享

新疆棉花,凭什么是世界顶级?

2021年03月26日11:29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新疆棉花,凭什么是世界顶级?

  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产量大,常年供不应求。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约占世界棉花产量20%以上。新疆棉花凭什么是世界顶级?六大理由告诉你!

  新疆兵团第六师职工陈晓江,种棉17年,去年种植50亩,单产490公斤,收入近10万元。兵团宣传部供图

  气候:独特的光热条件

  10月5日,在第八师一四四团13连500亩棉田,一台棉花采棉机正穿梭在白色的棉浪中,抓紧时间,采收丰收棉。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雪源介绍,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是日照充足,最长可达16小时以上,植物可以吸收到充足的阳光;二是昼夜温差大,植物白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又抑制生长,其作用于果实的能量就会比较多;三是雨量稀少,气候干燥,可以蒸发掉植物大量的水分,棉花的棉纤维柔韧度好;四是无霜期长,给棉花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生长时间。

  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条件,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全家介绍,新疆阿克苏地区2020年种植长绒棉55万亩,占全疆一半以上。新疆长绒棉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指标均远超普通棉。

  育种:创制一批优异种质资源

  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长期致力于棉花育种等工作研究,对提升棉花品质也起到推动作用。

  陈全家说,以“新农大棉4号”的选育、推广为例,其对现有棉花品种进行改良,经过抗病、抗旱、耐盐碱等多种环境精准鉴定、评价及筛选,创制一批耐高温、耐盐碱、耐寒、适宜机采的优异种质资源并加强保护利用,不断补充棉花种质资源库。

  种植:攻克多环节关键技术难题

  新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根据棉花生育进程要求,按照播期规律,进行适期早播种,通过密枝早促等栽培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同时,利用地膜覆盖,实现膜下滴灌,提高新疆棉区水分利用率。

  新疆棉花种植技术也在不断突破,2020年新疆棉花种植专利技术获“非洲创新周”发明金奖。国家棉花栽培首席专家毛树春介绍,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交的“绿洲棉花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较为系统地攻克了绿洲棉花高产高效生产多环节关键技术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采收: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

  新疆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近年来以年均超百万亩的速度增长。据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兵团统计局数据显示,兵团拥有采棉机2760台,机采棉面积1180万亩,棉花机采率达90.9%。

  生产方式的转变、技术的进步,新疆棉花生产科技贡献率已由改革开放前的38%提高58%,棉花生产种管收各环节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产业链:规模化生产效益显著

  第八师一四四团14连职工贺金寿种植了50亩棉花,看着丰收的棉花,贺金寿笑得合不拢嘴。八师144团张晓琦供图

  李雪源说,在国家棉花产业战略规划和各种政策支持下,新疆已形成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其中,纺织规模已达2000余万锭,纺织就业100余万人。随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棉花作为新疆经济支柱的经济贡献更加突出。

  陈全家介绍,新疆棉花产业经济贡献700亿元,主产棉区棉农65%以上的家庭收入来自棉花,棉花产业可吸纳就业100万人,棉花已成为新疆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

  品质:各项指标超国标,“内外双修”

  9月22日,在第八师一四四团棉花加工厂,一台铲车对职工交售的新棉进行卸车。

  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余渝介绍,衡量棉花品质主要有三个指标:颜色级是指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纤维长度标准级是28毫米,差一毫米就差一个级别;马克隆值分为A、B、C三级,它是反应棉花纤维的细度,也是衡量棉花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余渝说,新疆在棉花种植方面,品种优质,技术成熟,加之规模化经营,带来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棉花的整齐度好,上述三个重要指标的协调性好,这就保障了新疆棉花的品质。

  李雪源说,新疆棉花“内外双修”——外在品级高、色泽洁白、丝光性好,内在品质优、纤维长、强力高、适纺高支纱。尤其是新疆独有的长绒棉,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

  陈全家介绍,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其纤维柔长,一般为33~39毫米,最长可达64毫米,超过了埃及棉,强度较高,经相关检测,新疆长绒棉的各项质量指标都超过国家标准。

  这样的新疆棉花,我支持!(马亮 韩婷 通讯员 张晓琦)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服务周到实惠 养老有滋有味  核心阅读为保障群众老有所养,各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加大投入,改造升级农村幸福院,满足老人生活需求,丰富日常文娱活动;在社区建设养老中心,推进医养融合,保障老人健康;上门照料、助餐、护理,让老人居家也能享受专业服务。幸福院里设施改善村民养老更有保障身着壮族服装,怀抱小孙子,60多岁的韦阿姨举着手机面露微笑。… 培训传技能 就业送岗位  “阳哥,这该怎么回?”23岁的刘欣雨坐在电脑前,探身询问坐在轮椅上的舒阳阳。“请您提供一下单位名称和税号信息”,根据舒阳阳的解答,刘欣雨很快就编辑好了这条回复,发送出去。…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