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居,房子别太大 李珍玉 2020年09月29日09:4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 杨萍 本报记者 李珍玉 老伴去世后, 孙阿姨一直独居在一间200平米的复式公寓。虽然女儿每周末都过来探望,但半年来,她总觉得家里冷冷清清,吃不好、睡不香。 “过大的房子不利老人身心健康,特别不适合独居老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介绍,我国有超过2000万独居老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像孙阿姨这样住大房子的不在少数,但房子太大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老人日常清洁比较吃力,会增加“老了”的无力感;屋大人少,空荡荡的环境会让人感到孤独;旧物堆积,老人睹物思人,不免感伤……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房屋空间过大,老人取物、收纳不便,或杂物堆放过多,还可能增加跌倒风险。 “老人在家时间增加,家居环境一定要适合老人日常生活,以舒服方便为宜。”杨萍说,“建议家人和老人一起商量,看看是在现有住房格局上做些调整,还是换个小一点的房子。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可根据老人以往习惯和当下需要,决定住房大小。对感到房子过大的老人,杨萍给出以下几点“改造”建议。 邀请他人共住。相对年轻、性格开朗、对外界有好奇心的老人,若子女不在身边,可借鉴外国经验,把一间卧室租给年轻人居住。性格内向,对作息、生活方式较严苛的老人不建议采取此措施。 改变房间使用功能。房间多的,可以把其中一间闲置不用,或改变其用途。比如,依据老人的爱好变为书画室、茶室,或唱歌、跳舞的练功房等。 增加环境温馨感。比如,将灯光换成暖色调的,增加有意趣的挂画、饰品,将窗帘、床单换成有温馨图案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可以尝试种些花草,养养小动物,给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杨萍提醒,做以上“改造”时,日常物品摆放不要变动太大。老人记忆力随年龄增长减退,环境越熟悉,老人生活越得心应手,因此,常用物品摆放位置、拿取东西的路径等尽量不要有太大改变,以免增加老人记忆负担。▲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警惕孩子近视的六大前兆,收下这份“护眼全攻略”! 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近视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健康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举办“在线访谈”,邀请相关专家为大家普及近视防控的科普知识,指导家庭和儿童青少年做好近视防控。【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乌鲁木齐:独居老人感受基层干部带来的温暖 不想买房被"套住"? 买这些房子之前请先考虑好 这届年轻人更擅长独居 综艺新流行:观察独居者 《看我的生活》让独居生活更美好 防疫不防爱 独居老人展笑容 长虹派出所民警深夜将迷路老人护送回家 "爱老三宝"亮相杆石桥一一为独居空巢老人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