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滋阴润燥、扶正养生正当时 2020年10月09日09:49 来源:羊城晚报
在“一年热一次,一次热一年”的岭南地区,天气也开始慢慢变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呼吸)科主任叶焰提醒,此时空气干燥,阳气渐收,由湿转燥,由暖入寒,尤应注意滋阴润燥,扶正养生。 早睡早起顺应阳气舒长 秋季之后,大自然的阳气渐渐转向收敛,直至冬季的封藏,故相对于夏季,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要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同时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小心着凉。 饮食上多煲润肺汤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总体来说,秋季天地间阳气渐收,天气干燥。秋属金,五脏合肺,故秋季最容易受伤的是肺。肺合皮毛,故容易出现口唇干裂、鼻痒咽干、咳嗽等症状。 在岭南地区,白露之“燥”是“温燥”,而秋分之“燥”是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温润、酸甘养阴的食物,如莲藕、梨、甘蔗、银耳、菊花等,同时尽量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防止秋燥的影响。秋季可以煲润养的汤水,如玉竹百合猪瘦肉汤、陈皮水鸭萝卜汤、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肉汤、蜂蜜柚子茶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我国民间谚语“秋冬进补,开春打老虎”,无论南方北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叶焰提醒,适时、适量、适当地进补,可使形体强盛,增强抗病能力,特别是许多慢性疾病患者,如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患者,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在秋季增加充足的蛋白等营养摄入,为肺功能康复提供足够的能量。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警惕孩子近视的六大前兆,收下这份“护眼全攻略”! 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近视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健康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举办“在线访谈”,邀请相关专家为大家普及近视防控的科普知识,指导家庭和儿童青少年做好近视防控。【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