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实时·准确·聚焦

津门凭阑:从“小事”“琐事”做起

2021-06-10 01:06 |
我要分享

内容提要:疏通堵塞的雨水井,畅通了群众雨天出门的路,也增添了一份安全感;解决社区树木生虫问题,消除了居民生活烦恼,也换来了在花间树下憩息的惬意……很多时候,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其实关联着急难愁盼,只要事关群众利益,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天津北方网讯:疏通堵塞的雨水井,畅通了群众雨天出门的路,也增添了一份安全感;解决社区树木生虫问题,消除了居民生活烦恼,也换来了在花间树下憩息的惬意……很多时候,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其实关联着急难愁盼,只要事关群众利益,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为群众服务,决不能“以小而不为”。看似“小事”“琐事”,但对群众的影响究竟是大还是小,不由干部来评判,而是由百姓的心来称量。理解透这一点,不仅考验着我们工作的能力水平,也检验我们是不是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事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望”的是什么,要用心去体察,才能找准焦点、对准焦距。这颗心,首先是颗平常心,要把高高在上的架子丢掉,和群众打成一片。坐在办公室里离群众远远的,只能看个模模糊糊。多到基层一线走走,把“后院角落”多看看,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就能在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中发现实质性问题。这颗心,还应该是颗恭敬心。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就能明白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带着这样的心“向群众汇报”、和群众“夜话”,才能真正走近百姓的心。

用心用力,贵在有情。“咱父母怎么用方便,咱就怎么设计呗。”这是我市手机银行技术人员为老年群体设计App时说的话,朴素之中既带着真挚情感,也阐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为群众服务,就如同为亲人办事一样。“天津楷模”林则银每天要往自己任职的社区跑很多趟,那里有她惦记的“爷爷”“奶奶”“大姐”“闺女”。“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她总结探索的“五常五送”工作法说的都是“家常话”,背后却是敲开一扇扇门、了解一个个所思所盼、一件一件去解决的不寻常付出。

归根结底,办实事无所谓大小,只要能办到群众心坎里,群众就会为你点赞。这既需要我们有实心实意,也需要把过程环节落实落细,最终体现为实际成效。

从“小事”“琐事”做起,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把实事办好,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这样才能说,我们尽到了责任、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