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4月,杨兵走马上任区委书记时,南开区正处于换挡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如何闯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考题。 改革破难题,创新求蝶变。在一张张“考卷”面前,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南开区走出一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经济质量不断跃升的发展新路。 明思路,构建“新格局”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适合本地区实际。对于南开区来说,方向在哪里?底气在哪里? 区内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和37家国家级、市级科研院所,拥有如此优质的科技资源禀赋,就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还找饭吃。关键是如何打开脑袋上的“津门”,让这些“先天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一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大讨论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正是基于南开区的科技资源禀赋,我们提出了‘创新南开’的目标定位,这和原来的‘科技南开’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新的丰富和发展。”杨兵表示,我们提出的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而是理念、思路、方法、体制机制和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全要素的创新。 “服务大学院所,就是发展自己”。2019年,南开区成立了协同创新办公室,提升政府配套服务,助力成果转化,既是机制体制的一项创新,更体现了服务对接好大学院所的决心。 目标定位明确,关键还在落实。确立一批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聚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三个一批”发展路径清晰;聚力智能互联、大健康、科技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如今,环天南大知识创新聚集区、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建设蓬勃展开,天津首个“博士创业园”应运而生,大学科技园、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楼宇拔地而起,一批科技企业成功牵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中心城区首位。 敢担当,善啃“硬骨头” “作为一线总指挥,在重大风险考验面前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这是杨兵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2020年,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关键时刻,南开区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第一时间部署“五级联控”机制,在全市率先实施居民小区封闭管理,古文化街等商业区全部暂停运营,为疫情防控下好“先手棋”。 时代奥城是涉外小区,韩、日等外籍人员集中,是天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桥头堡”。杨兵主动提出包保时代奥城社区,深入一线,与社区党委班子并肩战斗,指挥建立以网格为“阵地”、以楼门为“战壕”的防控体系,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和服务保障措施,坚决守住社区第一道防线。时代奥城社区党委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必须得有斗争精神,只要是对事业有利,对百姓有利,就不要怕得罪人。”在杨兵看来,这就是担当。 被群众戏称为“鬼市”的西关大街市场,违法建筑、占路摆卖、市场外溢等情况持续30多年,周边居民对此怨声载道;“暗藏”在长虹公园中的“长虹风情街”,是一片侵占公园绿地的违章建筑群,涉及违建别墅多达44栋……面对一个个历史遗留问题,有人劝杨兵暂时不要碰,他也深知这些问题都是“硬茬”。 “为官必须认账、领账、还账、不欠账,这是职责所系、担当所在。”南开区启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研判矛盾问题,一对一制定清拆方案,经过集中攻坚,问题得到彻底根治。周边居民无不拍手称快,“我们心里终于敞亮了”。 解民忧,当好“贴心人” 老旧社区密集,民生短板多,这是南开区面临的现状。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是喊在嘴上、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实到群众的一间房、一餐饭上。”近年来,南开区把80%以上的财力都用于民生领域,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聚焦“一老一小”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截至目前,南开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30%,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让老人满意,让子女放心,推广智能养老,提升服务体验……”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南开区积极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在社区开设“老人家食堂”和“日间照料中心”,全力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吃饭、就医、托养、出行等“老大难”问题。 有一次到社区调研,一位老人拉着杨兵的手说,他最大的心愿是每天能下楼遛遛弯、晒晒太阳,但“上上下下”的爬楼却让他犯了难。杨兵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去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方案,与建筑专家一起反复论证,在全市率先启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圆了老年人的“电梯梦”,有效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百米”问题。 重事功,锤炼“好队伍” 初到南开区,这里的“干部家底”让杨兵一度深感担忧,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何谈建设“创新南开”? 在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首关的前提下,南开区提出新思路,大视野、大格局、大气度选用干部。 打破身份、条口壁垒,积极从中央驻津单位、市级机关、市管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干部,注重选配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3年来,全区提拔、引进、重用近百名年轻干部,处级干部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增加13%,为南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干部有时间就要往下跑,带着心带着情,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需求。”杨兵坦言,如果不接地气,你说的话群众不爱听,群众说的话你接不住。 近年来,南开区先后开展执行力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全区全面铺开“扎根网格、血脉相融”实践活动。区级领导带头,全区3000余名干部组成红色网格服务队,下沉到1400多个社区网格,通过串门聊天、联系商户、参与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百姓拉家常、加微信、交朋友。 “以前是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现在是不用吹哨、天天见到。”群众说出了心里话。 很多人说,杨兵像个“铁人”,为了南开区的发展他不知疲倦,不停奔忙,却顾不上照料自己的家。“欠家人的情可以原谅,欠群众的情就无法原谅”,杨兵如此解释。 砥砺前行,春华秋实。南开区先后被评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天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连续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南开画卷正徐徐展开。(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