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实时·准确·聚焦

【地评线】北方网评:以“民”为本 “法”之重器 治国“典”范

2020-06-26 12:51 |
我要分享

内容提要:2020年这场特殊的两会虽然会时缩短、会程简化,但汇聚的亮点异彩纷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让这部酝酿了66年之久、我国首部以“典”命名的人民法典闪亮登场,并迎来了万众喝彩。

2020年这场特殊的两会虽然会时缩短、会程简化,但汇聚的亮点异彩纷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让这部酝酿了66年之久、我国首部以“典”命名的人民法典闪亮登场,并迎来了万众喝彩。

民法之“典”,法之“典范”,让中华民族制度文明再升级。这部人民的法典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从1954年开始起草、历经多次搁浅,最终于2020年两会表决通过。虽说这部万众期待的《民法典》历经了66年的风风雨雨,但正是这种历久弥新的力量才会让我们深深感到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是在基于本国国情下颁布实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部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亚洲第一部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社会主义首部民法典《苏俄民法典》……这些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民法,无论历史上对它们的评价褒多贬多,都是时代呼唤、人民所需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自己的法律范本,我国的《民法典》更加贴近百姓,闪耀着人民的光环。这部体系庞大、覆盖面广的人民法典不仅是我国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华彩篇章,更为他国在民法典修改完善环节提供了有力参考。2020年将因《民法典》的诞生而再次被历史铭记,并在中华名族制度文明的里程碑上镌刻上金色的烙印。

民法之“典”,法之“大全”,让更多的人民权益有法可依。今天翻开这部属于我们人民自己的法典,感受更多的是凝聚了人民心声,是一本保障人民权益的百科全书。从民事诉讼、侵权责任,再到合同签订、婚姻家庭,法典中的每一条每一款都细致入微地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不仅将近年来的热点事件和群众关心的热议话题纳入法律,更将人工智能等贴着21世纪标签的内容囊括其中,无论是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高利贷的明令禁止以及新增的居住权等,只要你细心解读,每个条款都体现出此次立法的用心,彰显着无尽的人民情怀。

民法之“典”,法之“重器”,让依法治国的脚步向前跨进。律是治国的利器,民法是安邦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依法治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标志着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路上又推进了一大步。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密不可分,扩大民主就要牢牢抓住人民的心,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牢固树立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此次《民法典》的颁布正是保障人民权益的立法体现。

只有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从法律层面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中华民族的这部人民法典必将在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筑牢根基、行稳致远。

(作者:天津市河东区退休工程师  张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