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京东健康将于11月25日启动招股,并计划于12月第二周周初敲钟。 据悉,京东健康已于11月16日开始分析师路演,此次计划募资40亿美元,准确的募资金额将在接下来的路演期间确定。 京东健康上市团队暂定的时间表为,11月25日开始招股,12月7日或8日敲钟。但是,最后的时间表还需依路演进展随时调整。 公司概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逾1.5亿名用户曾使用公司的平台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或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的业务主要分两大块: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医疗健康服务。 零售药房业务:京东健康是引领中国医药和健康产品供应链转型的先行者之一,通过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公司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体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 在线医疗健康业务:京东健康提供综合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例如在线问诊和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公司组建了一支由自有医生和外部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跨越了不同科室和领域。公司将轻度和慢性病、复诊和健康管理线上化,将重疾和重大医疗类的患者需求对接线下医疗机构,从而实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并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京东健康业务模式 数据来源:WIND 业绩情况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通过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其次来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以及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数字化营销服务费等。公司的总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56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08亿元,收入持续增长。 营收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 京东健康的收入主要分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大块,公司的商品收入来自药品及非药产品的销售。公司的药品主要包括所有常见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药品销售产生的商品收入占公司商品总收入的29%。公司的非药产品包括保健产品以及医疗用品及器械,医疗用品及器械主要包括隐形眼镜、成人用品、计划生育产品,以及用于家庭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监测的医疗设备。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药产品销售产生的商品收入占公司商品总收入的71%。我们可以看到,非处方药销售收入占公司药品销售收入的大部分,伴随着中国对线上处方药销售的相关政策逐渐明朗,处方药销售收入占比将会持续上升。 公司的服务收入主要来自(i)线上平台经营,主要就此向线上平台的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及平台使用费;及(ii)提供数字化营销服务,主要向第三方广告主收取数字化营销服务费,公司的服务收入占比目前并不高,占总营收的12.4%。 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WIND 京东健康将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定义为不包括股份支付开支及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年度?期间盈利?(亏损)。因为预计不会产生经常性的未来现金支付,亦无法反映公司的核心经营业绩及业务前景,因此需要剔除这两项科目对利润表的影响,剔除后的利润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们发现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表现十分可观。 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数据来源:WIND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中国是医疗大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人民币106,200亿元及人民币176,160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8%。 中国医疗健康支出预测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81,31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217,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4%。有四大因素支撑着医疗健康产业的高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203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预计将达到309.3百万人,占总人口的21.5%。鉴于老年人口普遍对药物及疾病管理有更大的需求,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将对健康产品及医疗健康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随著经济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15年至2019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人民币21,966元增至人民币30,733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医疗健康消费支出预计将在个人支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与生活方式及年龄相关的慢性病支出一直占国内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很大一部分,伴随着患病率的逐步上升,相关支出也将逐年增长。 ? 健康意识增强。随著人口结构的变化、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以及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疾病得以预防或可在早期发现,个人健康管理需求有所增加。COVID-19的爆发突出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进一步加速该需求增长趋势。因此,人均医疗健康支出预计将由2019年的人民币4,657元分别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7,471元及2030年的人民币12,191元。 中国大健康市场预测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随着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正在同步经历前所未有的供给侧改革,预计将会通过促进院外渠道的发展以及加速数字化程度对药品流通和医疗服务的提供带来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政策 。 政策利好 消除监管不确定性及表明政府对在线零售药房作为重要流通渠道的认可的政策,包括允许线上开具处方、线上处方药销售; 促使医药公司及健康产品?造商的分销战略趋向更加透明及高效的渠道的政策,包括处方外流、评估医院药品销售收入比例、药品集中?窆骸⒘狡敝埔约凹忧慷匝u药公司营销开支的监管; 促进在线问诊拓展的政策,包括在线问诊的合法化及标准化、医保对在线问诊的报销支持以及鼓励线下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的政策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存储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可及性已从本质上改变提供健康产品及服务的方式。数字大健康市场主要包括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线上消费医疗健康及数字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得益于包括物流和数字化保险在内的创新解决方案,数字大健康平台能够服务并赋能传统医疗健康价值链中的各现有利益相关者。 数字大健康价值链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仍处于数字化初期阶段。2019年,中国仅有2.4%的药品通过院外在线零售药房分销。同样,2019年,就中国门诊量而言,在线问诊占总咨询量的6.0%。此外,2019年,中国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占国内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3.3%。然而,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政策及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以及在COVID-19疫情的加速下,大健康市场的线下参与者越来越关注其数字化战略。 互联网医院的总数已由2018年12月的119家增至2020年4月的497家,增幅为317.6%。在2020年第一季度,新建数字大健康公司的数量超过11,000家。此外,由于医疗健康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关联性,一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会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随著更多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将会带动对在线问诊及药品的需求增加,这又会推动线上流量并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进展。 京东健康在行业中具有绝对的优势:零售药房领域毋庸置疑的领先地位和规模效应;蓬勃发展的医疗健康服务;极致的用户体验;医药双轮驱动,打造用户全?期健康管理的一站式平台;领先技术赋能医疗健康价值链;和京东集团强大的协同效应;及远见卓识并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医药及健康产品供应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京东健康通过建立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端到端、全渠道的体系,重新定义用户管理个人健康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