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如何减少旅途风险?健康防护妙招伴你放心出行 2021年02月09日07:4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随着春节的临近,回乡探亲、走亲访友的人群集中流动性增大。 为最大限度降低春节前后人流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各位朋友继续增强防护意识,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集,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在减少人员流动和旅途风险的同时,错峰、避峰出行,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以下防控要点。 出行前应做好相应准备 1.关注疾病流行近况,减少外出。 不要前往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或出差;注意查询居、旅地的相关隔离防疫政策,核酸检测政策;随时了解、关注疫情及防控信息。 2.出行前应进行健康评估。 若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有慢性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建议听取专业医生的健康状况评估再作出行决定。 3.做好防护准备。 按照停留时间及卫生设施状况等,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防蚊用品等防护物资。 旅途中注意健康防护 1.做好乘坐公共交通时的防护 配合铁路、民航、客运等交通部门健康检查、测温查验码工作;认真做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与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采用线上办理方式,减少排队购票人数,避免人员聚集。 在候机、候车时,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久留,选择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候。 2.配合当地防控要求 到达住宿地后,要按照当地政府部门各项防控防疫措施要求,配合开展健康检疫及测温查验码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3.及时增减衣物 充分了解出行期间天气变化情况,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多变,室内外、车厢内外温差大,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注意饮食卫生 要随身携带有包装的食品,减少用餐次数,购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的餐食。 5.注意手卫生 要勤洗手。不仅饭前饭后、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而且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冲洗 20 秒。如果不方便洗手,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6.遵循咳嗽打喷嚏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一定不要随地吐痰。 杜绝带病出行 杜绝带病出行,如旅行中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及时终止旅行,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近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就医。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医。(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缺铁性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在血液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因为乏力、头晕等一些不特异的症状,在其他科室做了很多检查,最后发现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详细】 采购年货,这些食品还能加入购物车吗? 新春临近,年货上场,以前年货少不了鸡鸭鱼肉、各类新鲜水果等冷链食品,但近日,多地进口车厘子、鸡翅等食品饮料外包装或内表面纷纷检测出核酸阳性,让群众多了一份担忧,冷链食品还能买吗?还能放心吃吗?【详细】 相关新闻
世卫组织和儿基会建议12岁及以上青少年佩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低风险地区影剧院和游戏厅 要做好6方面防护措施 海口发布在校学生佩戴口罩指引 四种情形不用佩戴 严防反弹!全国各地疫情风险等级一键知晓!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区域不是没风险 居民需做好个人防护 防护装备包括12件物品 每脱下一件都要洗手消毒 佩戴口罩有学问 不同人群佩戴口罩攻略来了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专栏开设 对疫情防控法律问题提供咨询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