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彭国球:轻度患者可以这样做 闫涵 段会姣 2020年08月07日08:39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8月5日上午10时,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人民网科普中国乐享健康承办的“我听医生讲科学”栏目在线开播。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国球以“疫情之年,出现心理疾病怎么办”为题,向网友全面地分享了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调节的小技巧。 出现心理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彭国球指出,一般而言,心理疾病有轻度和重度之分。轻度心理疾病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或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重度心理疾病则必须采用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注意四点:第一,作息时间特别重要,尽量养成自然的作息时间。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后,进行一些热身活动。晚上23:30前睡觉,午休20分~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第二,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营养均衡,基本原则是“蔬菜豆是宝,主食肉类少,清淡少糖盐,每餐八分饱,零食干鲜果,饮茶水不少”;第三,适当运动,我们的身体受大脑支配,同时身体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例如,跑步等运动会使大脑产生很多快乐激素,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第四,注意人际关系的改善与维护,与周围人搞好关系是心理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药物治疗中,一些轻度或中度的心理疾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焦虑、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治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甚至一部分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对药物进行把关,不用担心产生药物依赖、药物对大脑产生不良副作用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治疗抑郁的药物,一般要2~3周左右才起效。患者在用药后的几天或一周之内,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此时无需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药物疗效显现后病人就会感觉好多了。 家人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对待? 对于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彭国球介绍,首先,要充分理解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的家人。因为心理疾病不像身体疾病能够直观看到,当他们表达痛苦时不要轻易拒绝否认对方。 其次,对于患有焦虑、抑郁的人群来说,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治疗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第三,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如果工作有压力但是能胜任,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缓解压力;如果工作让患者感到痛苦和厌倦,不建议在短时间内做出辞职的决定,可以将想法记在纸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再决定是否辞职或者换工作。 对于老年人而言,身体疾病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老人在治疗身体疾病时,应兼顾到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国球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判断是否得了高血脂 这些内容要知道 当前,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已经成为威胁国民身体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之一,特别是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态势。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副主任医师方友林来为大家讲讲高脂血症方面的知识。【详细】 又到一年三伏天 你适合“冬病夏治”吗? 都说三伏天适合“冬病夏治”,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冬病夏治”的保健治疗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曹云松医生为大家介绍“冬病夏治”的相关知识。【详细】 相关新闻
研究:中年人士精神压力大患心理疾病风险更高 看心理医生真的好吗?哪些人需要看心理医生呢? 职业心理疾病引担忧 女性成为最大受害者 研究呼吁重视和利用患者心态对治疗的积极影响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增强肿瘤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患者想从医生那里得到更多精神慰藉 如何找到适合你的心理医生?5点注意事项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