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中医:沁人心脾 喻京英 2020年08月21日08: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能使人感到舒适。这就是沁人心脾的意思,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人心脾这个成语的形成,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其中出现了两个器官名称:心和脾。中医认为:脾喜欢清爽,讨厌黏腻和浊气;心主神,而人的感觉、知觉是神的一部分。因此,吸入芳香清爽的气味,正迎合了脾的喜好,使人内心舒适。 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诗《冷泉亭》里的一句:“一泓清可沁诗脾。”中医里有五气的概念:臊、焦、香、腥、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张景岳《类经》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原来,“沁人心脾”之所以用“脾”,是因为芳香的气味、甘美的口味都直接渗入到脾,香味和甜味都可以滋养脾。 香味和甜味固然可以滋养脾,但也要适度。元朝名医葛可久曾治疗一个富家女子,发现她之所以患病,是因为平日非常爱用香味粉饰,香气入脾,脾主四肢,脾脏久受香气侵袭,导致四肢萎软,运化功能失常。 现代研究也表明,来自植物的天然香精油的挥发性有机物,并非百分之百安全。所以,建议卧室之中切勿放置香熏。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