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实时·准确·聚焦

小孩打呼噜,不是睡得香

2019-12-12 13:51 |
我要分享

每周超过三晚 需要引起重视小孩打呼噜,不是睡得香

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 何 林 □主任医师 常 丽 袁 艺

2019年12月12日08:4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一声声呼噜打破静谧的夜晚,鼾声是谁发出来的?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是孩子。事实上,小宝宝也会发出雷鸣般的鼾声。孩子打呼噜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四种,简单概括为“三短一常”。

“短”指时间短,三种情况常会引起短期的打呼噜:1.枕头垫高了,窝着脖子了,宝宝就会打呼噜。给他换个合适高度的枕头,呼噜也就消失了。2.玩得太累,颈咽处的肌肉在睡觉时也跟着“歇一歇”,松弛下来堵住气道,呼噜就会出现。过两天,体力恢复了,呼噜就好了。3.感冒或者过敏让宝宝鼻咽处的组织肿大发炎,气道变窄,呼噜就跟着来了。 感冒治好了,鼻咽处的过敏得到控制,呼噜就会“走”了。

这三种呼噜不必担心,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孩子就能安静睡觉。

但如果出现经常性(即“三短一常”中的“常”)的打呼噜,就需要引起重视。这里的经常有个时间概念,即每周超过三个晚上出现打呼噜,周周都如此。经常打呼噜、甚至伴有憋气的情况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可能患了一种可怕的疾病——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它会引起大脑缺氧,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和记忆力,同时也会引起张口呼吸,降低颜值。临床上,这种病发病率约2%~3%。通俗地说,一个40人的班级里大约有一个孩子会得它,所以这种病就藏在我们中间。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因此及早就诊、查明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才是保护宝宝智力和颜值的关键。

可见,有时鼾声恰恰是警报响,而不是孩子睡得香。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孩子的“雷鸣”,如果在没有感冒和鼻咽炎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睡姿、改善疲倦状态,还不能缓解孩子打呼噜的症状,且打呼噜每周超3晚,偶尔有憋气现象,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责编:许心怡、许晓华)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看高血压是咋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5种方法降血压   动脉血管内压力过高,心脏排血的阻力就会增大,久而久之会逐渐引起心室壁肥厚。之后,其运动会变的呆滞、不灵活、不协调,对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因心脏舒张能力变差导致心衰。【详细】

止打嗝、防老花、解腰痛 这些小窍门有大用   掐攒竹止打嗝。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眉头凹陷处。取坐位,双手放于桌上,双手拇指食指指尖立起,低头闭目,用力掐攒竹穴,由于指尖受力面小,局部很容易就会有酸胀感。每次坚持10秒钟,可轻轻放松一下,反复掐至少5次。【详细】

冬季热水泡脚有4大好处,但这5类人需谨慎   泡脚是中医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刺激穴位、解乏散寒之功效,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各种疾病。【详细】


相关新闻

幼儿睡觉打呼噜需警惕腺样体肥大

爱打呼噜需警惕!瑞典研究称长期打鼾可诱发多种疾病

孩子的扁桃体肥大需要手术吗?存在这几种情况需手术

睡觉打呼噜≠睡得香!为什么人会“打呼噜”?

打呼噜背后的健康隐患

“呼噜娃”一定要手术吗

一打呼噜 血压狂飙?专家提示:小心“打呼噜”成为慢性疾病“祸根”

哪些方法能防治扁桃体肿大


精彩图集

为何人到中年容易发福

防近视应该这样做

住海边,心理更健康

引导娃喝水 家长要以身作则

单腿闭眼站 越久越长寿

老打鼾,练练吹气球

助长益智 你家娃运动对吗?

咖啡豆壳减轻与胖相关炎症

保护膝关节 且行且珍“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