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易感基因仍不清楚? 新研究发现证据链 2020年01月16日08:34 来源:科技日报
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给人类精神卫生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转化基因组近日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展了系统的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探索在精神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性易感位点及易感基因,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尽管大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了多个与重性精神疾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具有功能性影响,在疾病相关生理病理变化中起作用的遗传位点和易感基因仍不清楚。与此同时,累积证据亦表明不同精神疾病可能在某些基因组的部分区域有着同样的遗传易感因素,而这些遗传易感因素则很可能与疾病共有的认知损伤等表型有关。 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等人综合分析了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和人脑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重点关注了此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报道与这些疾病均显著相关的染色体相关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鉴定出大量能够显著增加多种精神疾病发生风险的独立遗传变异。 他们还发现,这些变异的风险等位基因均与大脑中NEK4、GNL3基因表达的上升,以及RBRM1基因表达的下降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变异的精神疾病风险等位基因也对应更差的认知水平和较低的大脑活跃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当人们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中分别过表达NEK4、GNL3基因,或敲降PBRM1基因时,这些神经元呈现出蘑菇状树突棘密度的显著下调。鉴于蘑菇状树突棘已被证实在突触传递和认知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其密度的降低很有可能是不同精神疾病所共享的一个病理变化过程。 这些研究数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染色体区域在精神疾病发生及相关表型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解析其对疾病发生的具体影响提供了线索。(记者赵汉斌)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冬季上火大多是饮食不当!养生应该这样吃 冬季温度低、气候干燥。从中医角度讲,冬季上火,多是由于饮食不当所致。那么,冬季如何饮食才能养生呢?【详细】 上了年纪,耳朵听不清?教你6招防老年耳聋 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老年性耳聋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却因人而异,生活中不少百岁老人依然耳聪目明。那么,该如何预防或推迟老年性耳聋发生呢?【详细】 日常保健五大要穴 推荐缓解腰痛最佳动作 中医养生保健学历史悠久,其中穴位养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你知道吗?身上的5个穴位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有重要作用。【详细】 相关新闻
能不能成土豪,真是“挣钱基因”决定的? 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变异数据库建立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漾濞槭全基因组获解析 基因变异使非洲鼹鼠不怕疼 水稻基因组编辑工具盒再添新成员 基因变异致一英国女子对疼痛无感 人类大脑“发育时间表”30岁成年 90岁还能形成新神经元 人体菌群多样性与疾病关系的“1/3猜想”提出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