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守住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2020年01月28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邱超奕)社区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将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包括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才能有效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 “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进行外来人员管控追踪,入网入格入家庭,这是当前社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根本手段”,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数量在增加,密切接触者的社区管理要加强,要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积极指导社区做好疫情的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发动社区的网格员、家庭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规范管理,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传送至定点医院的准备。 贺青华介绍,环境卫生要加强整治,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健康教育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掌握了防控知识,防控传染病的大网才能织好、织牢”。 “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应该坚持三个原则。”贺青华介绍,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二是全面动员,群防群控;三是精细管理,不留死角。 为使广大老百姓全面了解社区防控方案和相关知识,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编印了六方面的工作指南,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用预防指南、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预防指南、家庭预防指南、公共场所预防指南、公共交通工具预防指南、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指南等。 春节期间大批人员返乡,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如何补足这个防疫的薄弱环节?贺青华认为,要把基层党组织动员起来,真正做到点对点、人对人。 “广大社区居民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延长假期规定,建议居家减少出行,减少去人员密集地方,这能减少疾病传染风险。”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说。 社区防控工作人员也要注意自我防护。冯录召提醒,尤其是接触到疫区返回人员、可疑症状者或密切接触者时,社区防控工作人员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每日2次测量体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8日 02 版) (责编:李栋、孙博洋)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睡不好觉血管遭罪!常做八件事血管不添堵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作为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一旦堵了,也会瘫痪,可能出现器官缺血,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习惯,避免给血管添堵。【详细】 冬季养生重在补肾 益肾强肾多吃“黑” 冬季养肾是由自然界“生长化收藏”四时节律决定的。按中医五行学说,肾脏对应冬季。一年之中,冬季应是最注重调养肾脏的季节。【详细】 人到中年衰老进行时 抗病防衰抓3个年龄点 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延缓它的进程?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国家卫健委:流感疫苗总体供应充足 感染防控难度升级 医学院普及相关课程是关键 拧紧感染防控的“安全阀” 埃博拉疫情不断蔓延 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 卫健委:近五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2.7% 陈茂波:确保香港金融安全是守住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 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西秀区召开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