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区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2019年05月13日08:15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随着护理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截至去年底,全市注册护士总数12.4万人,较2015年增长8.8%。全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5.74人,医院医护比达到1∶1.33,均位居全国前列。 护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本市除推广护士多点执业外,还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现已在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开展试点工作。 2700余名护士多点执业 当前,本市护士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占75%,较2015年增长8个百分点;中高级职称占20%,较2015年增长6个百分点。 同时,新入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培训更加规范,专科护士培养全面加强,为推进护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北京医疗机构(含军队2人)共有13人获南丁格尔奖,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护理执业环境方面,本市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护士区域注册。这意味着,在本市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注册的护士,可同时在本市其它医疗机构执业,为大医院专科护士到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打通了政策通道。 截至2018年底,共有2700多名护士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其中到基层多点执业的占91%。 三级医院护士离职率降低 近年来,本市相继出台了护士执业管理、护理岗位管理等政策,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基础护理质量的提高。 市卫健委公布的一项第三方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满意度逐年稳步提升,护士离职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4.1%降为2018年的3.1%)。 此外,全市还在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 4800名社区护士上门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成59个综合医联体,这同时也促进了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服务从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延伸。 本市还将社区护士纳入家庭医生团队,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全市4100个家庭医生团队共有4832名社区护士参与,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2018年社区护士累计提供上门服务40.9万人次,同比提高35.2%。 此外,本市还在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现已在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基层护理服务,目前社会资本共举办9所护理站,补充了基层护理服务力量。(刘欢) (责编:翟悦(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网约护士”试点近三月 居家护理还需迈过哪些门槛? 打针、静脉采血、伤口换药……这些常见的医护服务以前必须到到医院或社区才能进行,对于失能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还是很不方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约护士”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只需动手点击手机APP,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护士上门服务。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距离通知颁布已有两个多月,试点工作有何进展,又面临哪些问题?【详细】 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你健康一辈子 几串葡萄能让皮肤更细腻,一杯绿茶能让头发更浓密。英国《魅力》杂志近日发布的《人体修复食谱》指出,某些食物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完美。【详细】 相关新闻
青海省各级医疗机构推行 “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孙春兰在看望护理工作者时强调 以优质护理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沈阳将探索建立护理首席专家制度 护士执业注册审批部分权限下放 2018博鳌国际护理论坛启幕 国内外专家聚焦慢病照护 长期护理保险助解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准旗35名护理工作者受表彰 我国注册护士超过380万人 医护比达到1比1.1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