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低 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 余燕红 2019年07月03日10:39 来源:羊城晚报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些年结直癌发病率呈上升且低龄化趋势。很多患者出现明确症状时才就医,多数已进入中晚期。这是因为,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早期发现大肠癌,又该如何规范治疗大肠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彭建军博士给大家建议。 一线城市大肠癌每年以4%递增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公布数据,近年我国结直肠癌迅速攀升,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 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以每年4%的递增速度,城市白领发病上升尤其明显。我国结直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集中于45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 彭建军介绍,在大肠癌中,临床上以盲升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最高,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多表现为便血和肠梗阻,较易与痔疮混淆,而盲升结肠癌以贫血为主要表现,不易被人所察觉。“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出现明确症状时才就医,因此大约有70%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40岁做肠镜能早期发现大肠癌 彭建军表示,结直肠癌专科体检,非常强调的是肛门指检。因为直肠癌大部分都属于比较低位,距离肛门很近,通过肛门指检就摸到了。临床上误诊的往往都是没有做肛门指检的。据了解,直肠癌误诊率在我国可以达到70%左右,多数患者误以为只是痔疮出血,结果等到过来一检查,发现已经是肠癌中晚期了。 除了做肛门指检外,建议再做一个大便潜血实验,大便潜血实验可以提示消化肠道里面有出血,如查出出血就有病症,可作进一步检查,通过肠镜发现肠道的疾病。 “临床上很多人不接受指检。”彭建军说,“所以,建议平时未接受该两项检查、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风险因素时,还应定期复查。” 他强调,特别是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更应高度重视。怎样才算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改变呢?例如便次增加(一天去一次,变成一天几次)、腹泻、大便带黏液、脓血等,可能说明肠道出了问题。除此之外,如若发现自己大便的形状,如出现凹痕,颜色从黄色变成深黑色或见血也要引起重视。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肠腺瘤性息肉者,或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是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 MDT模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有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7%,而早期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高达92%。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疾病的治疗效果极其重要。 所以,对于复杂结直肠癌患者,该放疗、化疗,还是先射频治疗呢?为此,每周一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式。 彭建军解释,多学科协作诊疗,即由肿瘤相关学科的专家,包括肿瘤科、放疗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在一起对病例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并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多学科协作诊疗是非常必要的,存在于对晚期肿瘤治疗的各个关键环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指明方向。”彭建军说,“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针对每一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能够治愈。” 晚期≠死刑,药物新组合带来希望 彭建军称,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早期患者,也有大约1/3的病例出现疾病转移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是一个庞大的患者人群。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选择。 什么是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中的特殊分子,锁定这些目标,用专一性的药物攻击,达到攻击并阻断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期。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成为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并得到了全球医生的认可。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是通过与VEGF特异性结合,作用于肿瘤的细胞或者组织的血管,改善病人微环境,提高化疗效果,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以将患者总生存期从原来的20多个月提升至30多个月,有些临床效果好的患者其生存时间甚至可以提高到40个月。 多项全球大型III期研究(AVF2107、E3200、TML18147)显示,贝伐珠单抗的血管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无论是一线、二线和跨线治疗,均可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疗效不受KRAS基因突变的影响。即使在疾病进展后,仍可继续应用贝伐珠单抗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而得到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随着国家对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视,多款恶性肿瘤创新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贝伐珠单抗进入医保后患者每个月自付费用是之前的1/10,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疾病沉重负担的同时,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周期,减轻疾病沉重负担都有着深远意义。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营养早餐"三要三不要" 辰时吃早餐养胃气 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开始,但有多少人能做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早餐品种不超过两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一份营养早餐到底长啥样?【详细】 腹部赘肉太顽固?那你应该试试这些动作 近年来,中国人不仅肥胖人数升得快,而且多以向心型肥胖(梨型身材)为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挺起了大肚腩,想要减掉他们却还不易,这些赘肉也将增加脂肪肝、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腹部赘肉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来减肉?【详细】
人每天需要四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详细】 人到中年七个退化 坚持五种训练益寿延年!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也会发生退化,各种慢病也会接踵而来,怎么办?【详细】 夏季养生重养心,常按6穴位除烦消积 五月夏季开始,阳光越来越旺,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夏季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暑邪侵袭,让自己舒适地度过这个夏天呢?【详细】 相关新闻
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 化疗不再是晚期患者首选 直肠癌手术先根治后保肛 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 不吃药可以缓解癌痛吗 宜兴:60名晚期血吸虫病人接受免费治疗 肺癌早晚期治愈率悬殊过大 一定要引起重视 抗癌新药“呋喹替尼”将上市 可治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 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技术引领结直肠癌筛查新路径 专家:便血是结直肠癌常见症状 应高度重视及时检查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