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框架——“五驾马车”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贾伟平 2019年07月08日10:39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本期节目:糖尿病患者控糖同时亟需尽早护心肾 糖尿病的总体治疗原则是预防、控制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最大限度维持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治疗框架是五架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 第一,教育很重要。 要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疾病的危害,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第二,饮食治疗。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在进行长期的血糖监测外,要格外注意饮食问题。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少食多餐、营养合理搭配、清淡饮食。不吃含单糖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纤维食品。 第三:运动治疗。 不要把运动变成负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路,每天走30分钟,保证一周5次,走到微微出汗,心率比往常稍快就可以。运动前要进行一些血压、血糖等的安全检查。 第四,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7大类:双胍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作用;磺脲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抑制肠道糖的吸收;胰岛素增敏剂,改善体内葡萄糖作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通过一些作用机制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使体内过剩的能量通过小便排出去,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针剂注射类药物,如胰岛素及类似物等。 第五,自我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准确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不同的病人,临床上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生活方式干预一定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管住嘴迈开腿,最重要的,不能擅自调药、加减药量,一定要遵医嘱。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主任委员、IDF-WPR执委。 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即指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中任何三项同时存在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责编:林成汉、权娟)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权威专家带你了解糖尿病 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 妈妈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肝癌联合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希望 糖尿病该怎么确诊?这几种血糖升高并不是糖尿病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应如何治疗比较好? 《“城市改变糖尿病”倡议》发布 遏制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糖尿病人运动利于血糖稳定?但要掌握4个“适当”! 老年糖尿病可致六种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方法各不同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