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凉胃寒,熬锅黄颡鱼紫苏汤 2019年07月22日08:5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 钟卫红 □ 中医师 ?影妍 夏季,受到冷气和冷饮双重“夹击”的脾胃很受伤,甚至有人患上了“冷伤风”。怕冷、脖颈僵硬、鼻塞流涕、食欲不振、周身酸痛、困倦乏力、大便稀溏等是寒湿困脾的主要症状。此时,不妨做一锅黄颡(音sǎng)鱼鲜紫苏汤,有温振脾阳、祛湿醒胃、发散解表的功效。 做法为:取鲜紫苏叶80克、黄颡鱼两条(各150克左右)、姜一块、香菜一把、胡椒粉适量;黄颡鱼宰杀并清洗干净后,用厨房吸水纸吸干水分备用;鲜紫苏、香菜洗净,姜刮皮拍扁,胡椒粒研磨成粉;热锅冷油,以中小火把黄颡鱼煎至微微金黄,淋入少许热水,随后再加入姜块和清水约3~5碗,大火滚沸后改小火滚10分钟左右,放入紫苏叶和香菜,撒入胡椒粉,调味后即可食用。 紫苏是夏季时鲜菜,在本方中是主料,乡野田间随处可见。紫苏芳香扑鼻,脆嫩可口。其味辛性温,有发散解表、暖胃散寒、行气化湿、解腻开胃的功效。民间常用鲜紫苏治疗风寒或寒湿感冒初起之表证,或搭配其他寒凉、肥腻的食物或海鲜一起食用,以达到和正解毒、消滞解腻的目的,药食兼用。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辣丁)肉质鲜嫩少刺,味甘性平,能滋补健脾、养阳醒胃、利水化湿,对产妇还有生乳通乳的功效。黄颡鱼非常适合夏季消耗大、气血不足、着凉感冒、胃口难开的人作药膳用。生姜辛温,主发散走窜,能解表发汗、祛湿散寒、温中止呕、增进食欲。香菜辛香升散发汗,暖胃驱寒。胡椒味辛性热,不但能温中行气止痛,而且有辟腥、解腻的功效。全方搭配简单,芳香化湿,行气和胃,为当季时鲜汤品。 夏日涉雨受寒,或长时间吹空调,久坐少动,再加上嗜食生冷寒凉之物,以致寒湿束表,脾胃为湿浊所困。该汤能补充身体元气,帮助感冒痊愈和胃口恢复。此汤性偏温,表现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盗汗遗精、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阴虚火旺症状,以及表现为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等湿热内蕴症状者慎用。▲ (责编:李轶群、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散寒暖身!冬天喝碗酸荞头紫苏黄骨鱼汤 感冒着凉喝紫苏生姜水 如何吃紫苏?专家送你4个食谱 疏风解表和胃止呕 推荐薄荷紫苏土猪肉汤 小紫苏打开大市场 荨麻疹,樟树叶紫苏外洗 常食紫苏肠胃舒 凉拌、羹、汤均适宜 紫苏可行气和胃 这样制作效果更好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