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推动分级诊疗 李红梅 2020年08月26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国家卫健委对全国2398家三级公立医院2018年度26个绩效考核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较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问题仍然存在。这一分析结果,为进入深水区的医改确立改革方向提供了重要参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加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性加大,于是跨省找大医院权威专家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异地就医逐渐增多,与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很大关系。全国80%的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在大城市大医院。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5省市接纳了全国一半的异地就医患者。跨省跋涉对患者家庭来说无疑是成本较高的,除去交通、住宿费用,异地就医还面临较高的住院费用、较低的报销比例。大规模的异地患者,也对涌入地的医疗服务带来一定挑战。 除非特别疑难或急救,大部分跨省异地就医需求其实是可以就地满足的,关键是要有合理的转诊、分诊机制。面对异地就医需求,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落实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机制,把小病、慢病、常见病留在当地,只有个别疑难重症才转去区域医疗中心治疗。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无序的跨省异地就医现象,减轻家庭压力和国家的负担。从国际经验看,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是化解大医院就诊压力的通行做法。科学的分级诊疗制度,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从而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效运转。 根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分级诊疗包含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要发动各方推进分级诊疗的积极主动性,形成合理的内在利益驱动机制非常关键。这既需要“强基层”,配备合格的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高质量医疗服务,把居民首诊留在基层;也需要“抓关键”,完善大医院补偿、管理、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让大医院和医生能专注于治疗疑难重症,放手小病、常见病;还要“优外联”,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同优质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城市结对合作,形成区域性的分级诊疗机制,建立明确的临床诊断、转诊制度。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在线复诊等服务,推广家庭签约医生制度,使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可及。 最近,有关医联体建设、互联网医疗、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文件印发,将有助于推进分级诊疗建设,逐步改变人们的就诊模式。党和国家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缓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让改革继续深入发力,循序渐进解决各个难题,将更好守护人民健康。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6日 05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相关新闻
黑龙江省近千家定点医院纳入异地就医平台 北京互联网诊疗服务可纳入医保 可线上实时结算 保山腾冲市分级分类诊疗严防新冠肺炎 转诊更方便:通州医联体划分四大片区 为基层医院留号源 吉林省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号源下沉是分级诊疗关键一步 “急诊分级就诊” 治标更需治本 成立兵:非公医疗应积极融入分级诊疗体系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