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老伯早晨散步后心梗 这些危险信号务必留意 2020年12月04日08:46 来源:广州日报
66岁的黄老伯前几天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早晨和儿子黄先生散完步刚回到家中,老人家就胸口又闷又痛,并出现气促、呕吐,不能动弹。黄先生看情况不对,立马打电话给妻子,所幸妻子是医生,怀疑是心梗,立马拨通了120,在10分钟内将黄老伯送到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经过一系列抢救才将黄老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已是冬季,天气变化较明显,心梗也进入高发期。专家提醒,急性心梗之前会常出现各种征兆,稍不注意就可能耽误治疗。 心梗为何秋冬季节高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谭文亮表示,如果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走路或饱餐后出现气短、胸闷,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头晕、眼前发黑,就要警惕自身的心血管健康,尤其是上了年纪、有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病友,就更要注意身体变化,注意防范。 秋冬季节心梗高发,首先是因为温度湿度等剧烈变化,人体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反应,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季节更替常会伴随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说饮水减少、血液变得更黏稠,饮食上盐分、油脂、糖分增加了,也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形成,诱发心梗。 警惕心梗前的危险信号 谭文亮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前常会出现各种征兆,如果不注意可能会耽误治疗。比如: 1.活动耐力的明显下降:做平时可以胜任的活动(比如日常运动、爬楼时)、饱餐后、情绪激动时若出现气短、喘憋、胸闷、心慌、眼前发黑等不适,这些预警症状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最好到医院做针对性的检查。 2.放射性疼痛:多数人不但有胸前区闷痛,同时可能出现嘴角以下、肚脐以上部位出现难以描述的压迫感、紧缩感、束缚感,比如上腹部痛、呕吐、下牙槽酸软、脖子紧缩感、上臂内侧疼痛、肩背痛等,这是心肌缺血后沿内脏神经分布出现的放射性疼痛,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就诊。 谭文亮表示,现在心梗高危人群并不仅限于老年人,心梗也渐趋年轻化。他接诊过急性心梗的最小患者年仅21岁。很多年轻人健康意识不足,饮食无节制,大量吸烟、喝酒,缺乏运动,长期熬夜,也容易导致心梗。 身边人突发心梗 我们应该这样做 谭文亮表示,突发心梗非常危险,只有掌握有效的急救知识才可能挽救生命,以下这些知识必须要有! 1.提高急救意识,抢占黄金时间。 希望广大群众对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警惕,一旦本人或旁人出现上述不适,能想到急性心梗。现在有完善120急救系统,有情况赶紧拨打电话,不要犹豫。心脏血管堵塞超过90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心肌坏死,所以一旦发病,尽量抢占黄金90分钟,越早开通血管越能挽救心肌。 2.急救药物需常备,硝酸甘油能救命。 家里可以常备心梗急救用药,比如硝酸甘油,常说它“含在舌头下能救命”。一旦到有明显的胸闷、胸痛、气短,就可以含一片在舌下扩张血管,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 3.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如果突发心梗,首先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坐下来或者躺下来,避免站立不稳摔伤撞伤。对旁人实施救治时不可随意挪动、猛烈摇晃病者,如果病者意识丧失或者呕吐,可以将其头侧过一边放置,避免患者呕吐堵塞喉咙。在此之前,一定要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储洁雅)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预防心肌梗死,要从7个源头做起 通络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启动 我国心肌梗死中青年患病越来越多 心梗之后要防心衰 如何查出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了解这些才不会白花钱 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留意胃肠道症状 急性心梗常被误诊 粉红色泡沫痰是心肌梗死一种微信号 心肌梗死患者要做哪些检查?心肌梗塞具有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女性需留意的心衰征兆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