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实时·准确·聚焦

给居家养老装上智慧“大脑” 让老年享受便捷、普惠照护服务

2021-01-24 13:08 |
我要分享

内容提要:日前,居住在河东区大直沽街道的卢大娘家中出现可燃气体泄漏,河东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拨通电话确认了卢大娘的安全。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居住在河东区大直沽街道的卢大娘家中出现可燃气体泄漏,河东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拨通电话确认了卢大娘的安全。位于棉三产业园区的河东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全区养老服务的“中枢系统”,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河东区居家高龄独居老人、特困供养等重点群体的地址、所属社区联系人电话及地理位置。在这里,老人可以通过一键呼叫、门磁预警等享受照护照料和24小时的应急服务。

  河东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他们上门为卢大娘家安装门磁报警装置时,曾发现老人家中燃气管老化有轻微泄漏情况,已经及时为老人进行了更换。为了进一步保证老人的安全,他们又为老人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只要有轻微泄漏,报警器就会第一时间报警。

  卢大娘告诉记者:“当天我开火做饭时没注意到没有点着火,多亏了这报警器,听到报警声我第一时间就关了燃气开窗通风。通风的时候,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打来了电话,服务真是太及时了,我一个人住也感觉特别安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河东区民政局持续推进智慧物联设备普及应用。目前,为1000名特殊、困难、高龄老人配备了智能腕表,实现健康管理为核心、生活帮扶为主导、安全救助为辅助的服务模式;为4000名、困难、高龄老人配备了家用健康物联设备,加强医养防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慢病管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为4500名高龄独居、特殊老人配备了门磁感应、一键呼叫装置,通过呼叫中心24小时值守运营,加强日常居家安全管理;为养老机构600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铺设无接触式身体智能监护设备,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为全区38家养老机构布设了视频监控系统、用电安全监测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逐步实现消防安全、用能安全、食品安全、行为安全等安防的统一管理,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

  河东区还建立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服务数据分析,精准对接服务需求。河东区开展“养老在家里 我们来助你”暖心助老工程,面向全区60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失能失智、残疾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序推进“六助”(助康、助餐、助洁、助药、助浴、助行)菜单式精准服务,累计服务超过3万特殊老年人。

  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讲,能够享受到医养结合的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安心。上午9点,家住中山门街道互助南里社区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样,来到津民沐阳日间照料中心做中医康复治疗,“自打家门口有了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我几乎每天都来,中心不仅为我们建立了慢病健康档案,还提供各种医养服务。”

  “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这种医养结合的形式填补了过去注重精神需求的服务模式,将生活照料和健康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让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真正成为‘生活中心’。”津民沐阳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郑院长介绍,“我们通过链接智慧医养平台资源,辐射中山门街道15个社区,形成集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心理抚慰于一体的‘一站多点’立体式服务网络。”

  以每个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圆点,辐射周边社区,各点位就能连成片。截至目前,河东区共有33家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全区12个街道全覆盖。日间照料中心,不仅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服务,更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2020年,河东区还全面铺开了助餐服务,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水平。“在食堂吃饭,品种丰富、口味好,价格也不贵,吃饱又吃好。”正在老人家食堂就餐的李大娘对饭菜赞不绝口。记者了解到,目前河东区共有老人家食堂176个,其中一级食堂20个,二级食堂156个,已经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20余万次。(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