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月的山东栖霞笏山,时而寒风刺骨、时而大雾缭绕,一场事故让这里汇聚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因为,生命!
1月的山东栖霞笏山 时而寒风刺骨、时而大雾缭绕 一场事故 让这里 汇聚了全国人民的目光 因为,生命! 1月10日下午2时 位于栖霞市西城镇 正在建设的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 冲击波将井筒梯子间损坏 罐笼无法正常运行 1月12日,救援人员在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事故发生时 井下有22名工人被困 因通讯信号系统损坏 他们与地面失联了 1月12日,这是山东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险情即命令 多支救援队迅速奔赴现场 一场与生命的赛跑 开始了 1月12日,救援人员在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12日上午10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 9支救援队伍300余人 已到场进行救援 1月12日,救援人员在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各类机械、设备40余台套 钻机、钻杆等大型救援设备 已安装运行 1月12日拍摄的救援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12日晚 井下300米空气质量已经达标 救援吊桶已经到达井下180.5米 13日晚 救援钻孔中的2号钻孔 累计完成进尺420米 1月13日,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一批救援人员即将下井。新华社记者 刘夏村 摄 一米,两米 …… 没日没夜、争分夺秒 我们离生命越来越近 终于听到他们的回音 …… 17日 时间接近14时 喧嚣忙碌的救援现场此时无比安静 所有人都盯着 刚刚打通至井下巷道的3号钻孔
“当、当、当……” 救援人员用劲儿敲击 通往被困工人巷道的钻杆 这一刻 人们屏住呼吸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在期盼 那代表生命奇迹的回音响起 “啾、啾……” 井下传来回响 1月18日凌晨,救援人员试图联系被困人员。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17日夜间 3号钻孔开始投放给养 包括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
救援人员感到下方 有人拽了钢丝绳 1月17日,救援人员在山东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救援。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那天晚上 井下传上来的一张纸条 震撼了所有人的心 此前 救援按照“两条腿”并行的思路进行 一方面 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 另一方面加快地面打钻 开辟生命通道 1月19日 应急救援指挥部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 明确“3+1”总体救援方案 1月19日,救援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3”即 生命维护监测通道 (1号和3号钻孔) 生命救援通道 (井筒和10号钻孔) 排水保障通道 (7号和8号钻孔) “1”即 辅助探测通道 (4号、6号和9号钻孔) 1月19日,救援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9日 国家卫健委 派出紧急医疗救援专家组 指导笏山金矿爆炸事故 详细了解每名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 建立单独健康档案 明确进什么食,用什么药 提高身体康复针对性 图为1月18日凌晨拍摄的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22日 通往井下“五中段”的4号钻孔 接通电源实现井底照明 这里除1人已无生命迹象外 10名已取得联系的被困人员 身体和心理状况良好 他们在井下不断通过激光笔投射 喇叭喊话等方式 搜寻其他失联人员 …… 24日上午 救援人员在4中段发现一名矿工 这名矿工身体极度虚弱 已于11:13顺利升井 1月24日上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四中段发现一名矿工,这名矿工已顺利升井并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回风井打通 被困于井下五中段的10名幸存工人 将很快升井 250米、180米 80米、30米 …… 一米又一米 这就是生命 与我们的距离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新华社记者 陈灏 摄 下午3点18分左右 被困于井下五中段的10名幸存工人 全部顺利升井 目前已有11名幸存矿工升井! 救援人员随后又进入井下 继续展开搜寻救援 我们希望升井的矿工兄弟们 早日康复 也祈祷井下 还有生命的奇迹! 原标题:笏山,生命大救援! |